不是極越 又一造車新勢力閃崩:9位創(chuàng)始人全部跑路
又一家造車新勢力閃崩。不極崩位部跑
4年前這家新勢力剛剛上市,越又市值一度高達150億,造車云集寶馬、新勢福特、力閃路Uber等巨頭的創(chuàng)始前高管。
明明第三季度才剛剛扭虧為盈,人全轉眼間卻宣布資金岌岌可危,不極崩位部跑市值跌至1億都不到,越又三個季度虧損近8億,造車現(xiàn)金只剩1億。新勢
如今,力閃路公司不得不用一封沒有署名的創(chuàng)始聲明,宣布即將裁員關廠,人全全力籌集資金。不極崩位部跑
然而更糟的是,所有創(chuàng)始人都跑路了。
又一造車新勢力閃崩
這是一家名為Canoo的電動汽車公司,由于資金短缺正身陷囹圄。
在公司主頁上,Canoo發(fā)布了一份聲明,沒有署名:
聲明透露,公司已讓82名員工休假,并且暫停位于俄克拉荷馬州的工廠。
目前最緊要的任務,就是努力籌集繼續(xù)運營所需的資金,他們無奈表示:
我們很遺憾不得不讓員工休假,尤其是在假期期間,但目前我們別無選擇。我們希望能夠盡快讓他們回來工作。
上個月初,Canoo已進行過一波“休假”,包括員工30人。
這個數(shù)字看著不多,實際上已經占據(jù)了當時公司人數(shù)的23%。
其實,從上個月Canoo披露的三季度財報來看,就知道他們資金鏈即將斷裂所言非虛:
第三季度營收90萬美元(約657萬元),同比增長71%,環(huán)比增長47%。
營收額不高,不過增長速度驚人,主要是因為Canoo其實去年第三季度才開始有收入,甚至今年一季度又“顆粒無收”。
今年第三季度,Canoo首次實現(xiàn)扭虧為盈,凈利潤為325.8萬美元(約2378萬元)。
但今年前三季度,累計虧損仍有1.12億美元(約8億元)。
同時,第三季度現(xiàn)金流出3130萬美元(約2.3億元),截至季度末,現(xiàn)金儲備只剩下1600萬美元(約1.2億元)。
Canoo今年以來股價暴跌約97%,截至周三收盤時,股價只有11美分。
Canoo能維持到現(xiàn)在才資金告急,主要是因為公司目前的CEO托尼·阿奎拉(Tony Aquila),還經營著一家風險投資公司,Canoo正是靠這家公司的貸款過活。
不過,最終也沒能力挽狂瀾。
甚至,因為遲遲沒有付清賬款,Canoo還要面臨供應商的多起訴訟。
Canoo是誰?
Canoo成立于2017年,是一家有中資參與的美國電動汽車公司。
2020年12月,剛剛成立三年的Canoo,就通過SPAC的方式在納斯達克上市,最高市值達到21億美元,約合人民幣153億。
公司前身叫做Evelozcity,創(chuàng)始人斯特凡·克勞斯(Stefan Krause)和烏爾里希·克蘭茨(Ulrich Kranz),曾是法拉第未來的CFO和CTO。
△Canoo創(chuàng)始CEO 烏爾里希·克蘭茨
同時,他們都還曾出身寶馬,前者曾是寶馬汽車的CFO;后者曾是寶馬i3系列車型的項目主管,被稱為“寶馬i系列之父”。
后來,隨著更多人加入,Evelozcity更名為Canoo,聯(lián)創(chuàng)團隊也擴展到了9人。
新加入的7人,此前的身份也都不簡單,大多是出身寶馬、Uber以及福特的前任高管。
而現(xiàn)在的CEO托尼·阿奎拉,其實之前是Canoo的投資人,是在公司完成上市并購前夕加入的,擔任公司的執(zhí)行董事長。
到目前為止,Canoo推出了四個系列車型,一款是2019年面世的旗下首款電動車MPV,還有一款皮卡、一款轎車,以及生活方式送貨車LDV。
公司的商業(yè)模式,主要是為商業(yè)運營商提供電動汽車,喊出了“進軍最后一英里送貨市場”的口號。
最后一英里送貨,是指包裹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送貨過程的最后一步。
Canoo報告稱,它采用線控轉向技術,減少了移動部件和駕駛室侵擾,LDV就是專門為高頻率的走走停停送貨、快速的車到門送貨而設計的。
這個口號,其實和Canoo最大的客戶——沃爾瑪關系緊密。
2022年,沃爾瑪宣布要購買4500輛Canoo LDV,用于配送在線訂單,這也是Canoo一直到現(xiàn)在為止的最大訂單。
雖然客戶不多,不過來頭都不小,Canoo甚至得到了美國郵政局和NASA的訂單支持。
NASA買了三輛載人運輸車,用于把宇航員運送到阿爾特彌斯登月任務的發(fā)射臺。
美國郵政局則購買了六輛右駕版LDV,在運送郵件的路上使用,并且為改善運輸和配送網(wǎng)絡,投入了400億美元。
相比起特斯拉、Rivian等等更加知名的車企,Canoo這樣名不見經傳的公司,獲得這樣的支持實屬不易。
原因除了Canoo背后有一支精英云集的團隊,可能還有他們比較獨特的技術。
其中之一,就是他們的滑板式底盤,把電池、傳動系統(tǒng)、懸架等部件整合到一個通用底盤上,具有取消機械連接、保留更多車艙空間、以及適配多種車型的優(yōu)勢。
而且,他們還有八年保修服務,這在電車行業(yè)里并不常見——只可惜,Canoo恐怕活不了那么長時間。
他們崩盤的危機,早在2021年就埋下了伏筆。
原本在2020年,Canoo和現(xiàn)代汽車達成合作,宣布共同開發(fā)電動汽車平臺,Canoo還激動地稱現(xiàn)代為“key partnership”。
不料到2021年3月,雙方的合作項目就胎死腹中。
一個月之后,Canoo當時的CEO烏爾里希·克蘭茨跳槽去了蘋果公司,幫助蘋果拓展的汽車業(yè)務。
之后就是由執(zhí)行董事長,托尼·阿奎拉接任新的CEO。
△現(xiàn)任CEO 托尼·阿奎拉
一石驚起千層浪,從21年底到22年初,一場小型離職潮在Canoo爆發(fā),先后有超過50人離職。
也是在那之后,Canoo高管接連出走,先是首席設計師邁克·德榮格(Mike de Jung),之后是車輛項目負責人尼古拉斯·勒布朗(Nicolas Leblanc)……
一直到今年9月,伴隨著汽車工程高級總監(jiān),克里斯托夫·庫特納 (Christoph Kuttner) 的離職,當初的9位聯(lián)合創(chuàng)始人已全部離開Canoo。
獨留曾經的投資人、現(xiàn)在的CEO,面對這一具空殼。
One More Thing
不過Canno的困境,也并不意味著滑板模式造車的失敗。
因為幾乎在同一個時期,地球這一邊的融資,正如火如荼進行。
電動智能解決方案供應商悠跑科技,剛剛完成了B輪融資,合肥領投,徐州產發(fā)基金、以及博世集團旗下博原資本跟投,籌集到了數(shù)億元人民幣。
籌到的資金,悠跑科技表示,將用于推進超級VAN的量產和產能提升。看起來,滑板底盤造車的未來,可能要很多關注中國玩家了。
你說呢?